-
“我妈现在比我还忙。
”
黄石姑娘小周昨晚发了条朋友圈,配图是晚上八点灯火通明的舞蹈房,一群50+的阿姨穿着统一黑纱裙,跟着《万疆》节拍转圈。
定位:聚梦年华。
一个月前,这里还是花湖街道闲置了五年的老仓库,门口堆满共享单车。9月26日剪彩那天,锣鼓声把隔壁小学下课铃都盖住了,谁也没想到,不到30天,500多张会员卡被抢空,最俏的舞蹈课排了四个平行班,想插班得早上六点排队拿号。
更离谱的是周三上午。
医院大巴直接开到门口,白大褂摆开三张折叠桌,量血压、测血糖、中医把脉一条龙,免费。
大爷大妈们把体检表折成小扇子,一边排队一边讨论晚上合唱班作业,场面像早市买鸡蛋,热闹里带着点庄严——“血糖6.3,比上个月降了,跳舞比吃二甲双胍管用。
”
有人担心他们只会跳广场舞?
真小瞧了。
书画室每天墨香不散,宣纸按刀进货,老师是从武汉请回来的省书协理事,第一节课就把“退休体”批得体无完肤;声乐教室更卷,大爷为了唱准《草原之夜》,偷偷把钢琴键贴成简谱,被老伴儿拍照发群里公开处刑。
11月还要搞大事。
区文旅局把首届“中老年文化艺术节”批文直接送到中心,五个社区抢节目名额,现在彩排排到深夜,保安大叔边锁门边嘟囔:“这哪是银发,分明是打鸡血。
”
技术也没落下。
程序员蹲点观察半个月,把APP按钮做成麻将“发”字那么大,一键预约、一键请假、一键看体检报告,年底上线。
大学生志愿者来了三批,教怎么用手机修图,阿姨学会把舞蹈视频剪成15秒,点赞瞬间破千,评论区一水儿“姐姐好飒”。
最扎心的是价格:年卡999,算下来每天2块7,比菜市场塑料袋都便宜。
有人问“图啥”,负责人甩一句:“让爸妈自己愿意关闹钟,比子女劝一百句都强。
”
昨晚小周去接老妈,阿姨卸妆出来甩着汗巾:“别等我,双十一排练加场,你自己点外卖。
”她忽然想起小时候放学被塞进舞蹈班,如今角色互换,竟有点想笑——原来“叛逆期”会遗传,只是这次,爸妈的战场在聚梦年华,而她成了那个站在门口刷手机的小孩。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