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事悟
1988年,阔别家乡近40年的台湾老兵黄石益,踏上回乡之路。发妻平静又绝望地问道:“我等了你半辈子,你却和别人结婚生子了,我怎么办?”
黄石益去台湾是1949年的事,那时候,解放战争进入尾声,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,蒋介石逃往台湾,临走前大肆抓壮丁,妄图为所谓的“反攻大陆”做准备。
彼时,22岁的黄石益和姐夫正在田间劳作,被国民党强行带走,编入队伍。
他们随着部队一路南下逃亡,稀里糊涂来到了台湾。
初到台湾,人生地不熟的黄石益和姐夫举目无亲,语言不通,生活习惯也大相径庭,常常遭受当地人的歧视与排挤。
黄石益时刻挂念着远在安徽老家已有身孕的发妻,可当时台湾处于白色恐怖时期,蒋介石大肆搜捕共产党员,军队管控极为严格,稍有表露想回大陆的念头,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,连寄封信都成奢望。
就这样,又过去了好几年,回家的希望愈发渺茫。
有一天,部队里的师长太太劝他:
“别想着回去了,早点为自己打算。”
黄石益动摇了,他的确受够了一个人冷冷清清的日子,希望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。
于是没多久,在师长太太介绍下,他结识了19岁的扬州籍女孩叶女士,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后情投意合,于1952年年底结婚。
婚后,叶女士将黄石益照顾得无微不至,先后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,一家人的生活平淡而幸福。
退伍后,黄石益和姐夫合伙做生意,开了家烧腊店,生意日益红火,一家人过上了富裕生活 ,黄石益也渐渐在台湾扎下根来。
时光匆匆,到了1987年,台湾开放探亲政策。
黄石益尘封已久的思乡之情瞬间被点燃,那些对家乡、发妻和未曾谋面孩子的思念汹涌而来。
然而,已经另娶他人的他,怎样去面对发妻呢?
怀着千般纠结,他先给姐姐写了一封家书,在信中向姐姐坦白了自己在台湾的生活,包括再婚生子。
姐姐收到信后,既心疼独自抚养孩子长大的弟妹,又气愤弟弟的做法,她将此事告知发妻。
发妻得知后,如遭晴天霹雳,女儿原本对父亲充满期待,知晓真相后,也彻底失望。
1988年,黄石益踏上回乡之路。
回到安徽老家,姐姐见到他后,先是给了他一巴掌,随后紧紧抱住他,嚎啕大哭。
来到发妻和女儿面前,女儿转身离去,发妻则平静又绝望地问道:
“我等了你半辈子,你却和别人结婚生子了,我怎么办?”
黄石益无言以对,饭桌上,只有女婿努力调和着尴尬的氛围,饭后,他在女婿陪同下到祖坟上香磕头。
家里人没有挽留他,一周后,他带着满心的纠结与无奈返回台湾。
1993年,黄石益在台湾的妻子叶女士去世。
善良大度的孩子们体谅父亲的难处,也同情发妻的遭遇,将发妻接到台湾一起照顾。
在经历了漫长的分别之后,黄石益和发妻终于迎来了和解。
参考资料:
人民网《两岸30年 不信“回家”长坎坷》
